上海东方介入影像研究所成立于2010年10月13日,研究所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600号医技楼一楼,研究所主要开展介入影像新技术开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介入影像新技术的推广、专业人才培训、专业项目咨询和评估,研究所通过专聘和双聘相结合方式,建立以重点学科带头人和相关研究所为主的研究团队,研究所人员编制由依托单位保障研究院作为医学院公共平台,整合学校和社会的多方资源,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医研企合作,建立多学科交叉网络,采取开放管理模式。研究所以发展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端影像诊疗技术为宗旨;同时研究所围绕重大疑难复杂疾病的临床需求,聚焦科技前沿和核心技术,研发新型、有自助知识产权的可用于临床诊疗及康复的创新装备及技术,提升我国新技术研发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转化实力,解决我国在医学检验技术与新型医疗装备技术研发方面的“卡脖子”问题,推动医学进步。研究所的建设目标:将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装备和新技术研发基地、转化应用基地和人才育引基地1)建设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医学技术创新研究基地 2)产业应用转化基地打造国际一流的医学技术实验中心和产业应用转化基地3)建设医+X复合型医学技术人才引育基地。研究所每年举办一次神经介入及神经影像高级研讨班(国家级),论坛秉承学习与促进的宗旨,不仅将最新的研究进展、学术信息呈现交流,还着眼于临床实际工作,全面推动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主体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介入影像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唯一单位)、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是卫生部影像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上海市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养基地,也是上海神经介入中心之挂靠单位,系上海交通大学影像医学和核医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68项,其中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资助连续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在研课题11项,累计科研经费500余万元;5年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近3年来,年发表论文数保持在30篇左右、年主编专著3部。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26名,出站博士后4名。
学科医疗设备先进、齐全,包括磁共振成像仪10台(临床3.0T),CT机15台(256排1台、双源2台、128排2台、64排4台),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4台(包括双平板1台、大平板2台,小平板1台),DR15台、乳腺钼靶机2台。实验室仪器完备,包括microCT、micro PET-CT 、microMRI(9.4T)等。此外,团队还可使用我院内分泌实验室(系院士实验室)、骨科研究所(中国首例断肢再植科室)、耳鼻喉实验室(系国家杰青实验室)、超声实验室(系国家杰青实验室)、放射科实验室(系国家杰青实验室)等医院内的各种实验条件。